在宁夏隆德县,过年气氛愈加浓厚,古老巷子里,社火与秦腔轮番上演,夜幕降临时,一道道花灯点亮了街头。其中,苏红章的花灯尤为引人注目。这位54岁的艺术家,是宁夏传统花灯制作技艺的重要传承者,家族中第五代的技艺传人,从小便投入其中。
早在六盘山区,制灯师们最初使用竹和纸制作出小型宫灯,这种工艺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技巧。苏红章强调,灯架是花灯制作的灵魂。为了实现理想的效果,他每次制作前都会仔细绘制草图,细心考虑灯的各项参数。经过复杂的工序,将纸或绸布紧绷在竹制灯架上,再施以独特的花边、图案和流苏,最终构成一盏美丽的花灯。
然而,这项技艺的传承并非易事。随着城市发展需求的变化,传统的小型宫灯逐渐被大型花灯取代,这给花灯制作带来了新挑战。为此,隆德县于2017年兴办了花灯厂,招募了一批民间艺人,苏红章成为其中的技术骨干。如今,他们开始采用钢筋和铁丝取代脆弱的高粱秆,制作更加坚固耐用的大型花灯,甚至配备了现代声光电技术,让花灯在夜空中熠熠生辉。
在这一转变过程中,苏红章不仅为花灯注入现代元素,也不断探索传统技艺的新可能。他坚持每年亲手制作花灯,从中融入书法、彩绘、剪纸、刺绣等传统文化的精髓。如今,隆德花灯不仅走出六盘山,远销全国多个省份,还为110多位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。JNTY.COM
“曾经的制作淡季现在已然不再,”苏红章感慨道,如今,结合非遗文化与旅游开发的花灯生意红火,全年都有订单。宁夏隆德县的花灯,就这样在传承中焕发出新的活力,为人们的春节增添了浓厚的年味,也为这片大地塑造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